專題研究
- 研究動機
- 研究問題
- 研究方法
- 研究結果
- 研究結論
- 研究限制與建言
- 研究心得與感想
- 參教文獻
- 附錄-問卷

校內推廣化石活動
- 校內化石小志工推廣
- 專家講座--王良傑

採集實錄
- 玉井篇
- 菜寮篇
- 關子嶺篇
 

研究結果

一、文獻探討 ~ 關於化石

以下是透過網路搜尋、書籍整理分析,而歸納出的資料:

〈一〉化石的定義

「化石會說話。它訴說著生命如何在地球立定腳跟,描繪出幾千萬甚至幾億年前它所生存的環境,更直指生命結束的現況」( 2006,鍾廣吉)。化石是存留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所留下的遺體或遺跡,時間超過一萬年的被稱為化石,少於一萬年的是「亞化石」( 2014,利光誠一中島禮)。若有地震、火山、造山運動等作用,則化石會被破壞。

〈二〉化石形成的過程

一般生物死後遺體開始分解,柔軟的部分會先腐爛,隨著時間流逝,骨骼也會風化溶解,最終消失。尤其在陸地上,因接觸更多空氣,多數生物死後 都不能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來。而在海底的生物,因受海流、海浪的影響,生物遺骸也不一定會被保存下來。影響化石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沉積條件與搬運距離,分述 如下:

  1. 沉積條件是說:如果生物遺骸有機會停積於沉積區,而且快速沉積,才有機會形成化石。化石的形成需沉積區的水域具有眾多的生命。不同位置的水域條件及不同時間的水域會孕育出不同的生命,所以我們才會在不同地區的地層或不同地質時代的地層,發現不同的化石。

  2. 搬運距離是說:動物從死亡到停積,搬運距離越遠,形成化石的完整性或比例則越低。

    搬運過程中,原本絞合的硬體構造可能彼此脫離,大塊、長條者會破裂、折斷形成小塊或短條狀;搬運得越遠,突出或尖銳部分越容易被磨損。搬運的水流愈強,化石愈可能被搬運,但若無搬運作用,陸生生物的遺骸則不可能有機會形成化石。

〈三〉化石的種類

基於上述過程所形成的化石,可區為下列四種類別,分述如下〈2007,王良傑、陳志鵬〉:  

  1. 實體化石:生物在死後的硬質部分,常在沉積後形成化石。例如:古菱齒象之臼齒化石、水牛牛角化石。
  2. 模鑄化石:生物死後沉積物滲入硬殼或骨骼內,在石化固結後,硬體部分被風化溶解而消失,但沉積物上會有留有原來的型態,又可分為內膜、外膜兩種。例如:植物化石、貝殼內膜化石。
  3. 遺跡化石:為古代生物在行動、休息、追食、座食、匍痕、居住或排泄物所留下來的痕跡。可藉由觀察生痕的型態、方位、排列形式等,來推測古生物移動之習性,及當時外界的環境。例如:爬痕、糞便或卵。
  4. 置換化石:當動物的遺體,也就是其堅硬的部分,埋藏在富含多種礦物質的地層中,原來的有機物軀體的成分會漸漸的流失,而富含礦物質的地下礦泉水會逐漸地填充細小縫隙, 最終會取代了有機物軀體,並使得該化石的硬度和重量增加,遺骸會礦物化,而原來的物體將逐漸被置換成為碳酸鈣化,抑或是黃鐵礦化等置換化石,這樣的過程稱 化學置換作用。例如:有些原本為碳酸鈣的遺骸,被黃鐵礦(pyrite)取代而被保留下來形成化石,方解石置換的菊石化石。〈2007,王良傑陳志鵬

〈四〉化石的價值

就化石的價值而言,約可分為下列幾項:

  1. 科學方面:化石告訴我們生物在地球存在了38億年的事實,它證明了大陸漂移學說,說明了物種的進化或演變,對於解開過去地球之謎有很大的貢獻。例如:地層比對、研究古氣候及古環境的變遷。化石在科學方面的貢獻約有三項:
    1. 化石是研究古生物的重要而具體的材料,藉此研究古生物、生物構造和生物演化。
    2. 化石可作爲一種年代和地層區分的標準,依據化石來畫分地質年 代,並作爲地層比對的「標準化石」。〈標準化石:是指可以用做劃分地層時代的化石。標準化石的特徵是延續時間較短、進化速度較快、分布較廣、不受局部環境 變化的影響,其延續時間越短越能精準地確認地層所屬的時代。如果是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物種的化石,還可以用它們來進行不同地域地層的對比。古代生物的標準化石有三葉蟲和筆石、紡垂蟲類等,中生代的菊石類和蛤等大型化石也常被用作標準化石。最近更多用到的標準化石是諸如有孔蟲和放散蟲等微體化石。微生物比起大型化石進化速度更快,由於其遠洋化石產出的數量也有壓倒性的優勢,而且也更便於統計〉。
    3. 化石可作爲一種環境指標,研究古環境、地質及氣候的「指相化石」。〈指相化石是指:只能依他們有效推斷出當時堆積環境的化石。由於生物各有其喜好的環境和氣候條件,將這一理論用到根據化石對地層環境的判定上,便可 將一些化石作用指相化石而加以利用。越是對生存條件要求高的生物,他們形成的化石便越能精準的判斷當時的堆積環境。像生息於熱帶、亞熱帶海域的造礁珊瑚就 是極好的例子。但是生物在死後也有從一般生活的地方被移動到別處的可能性,所以必須考慮根據同時發現的其他化石,判斷原地性或異地性〉。
  2. 工業方面:它則提供礦業開採評估的資訊。例如:石灰岩開採成爲水泥原料,或是煤況開採、石油能源探勘等風險評估。
  3. 觀光方面:它能夠成爲人們知性休閒的活動主題之一。
  4. 市場方面:化石因爲具有小景觀的美感,在玩石界中另闢一條審美領域,成爲消費性的藝術品。
  5. 教育方面:化石是教學上最具體的教具。教育者能依此作爲起 點,讓學生進行多元領域的觸及。多元領域包括古今生物學、地質學、醫學、解剖學和藝術等。橫軸的空間上,動物就包括海洋與陸地動物的探索,縱軸的時間上, 可以進行古今事件的串聯,像是生物的演化。教學內容可以進行靜態展示與動態活動來進行。

二、新營國小高年級學生認識化石現況調查

我們對新營國小高年級學生發出調查問卷共180份,有效收回165份,回收率約是91.7%。以下是各問題的統計與分析:

1.請問您性別是?

性別

人數

85

80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男生有85人,占52%。女生有80人,占48%。
  • 男生人數稍比女生多。

2.請問您居住地是?

居住地

人數

新營

130

柳營

21

六甲

2

後壁

8

鹽水

4

由上圖可知:

  1. 居住地以新營最多,有130人,占79%。
  2. 其次是柳營,有21人,占13%。

3.請問您的年齡?

年齡

人數

6-10歲

36

11-20歲

129

由上圖可知:

年齡為11-20歲有129人,占78%。

1.你知道生物的哪些部分容易形成化石?

生物的哪些部分容易形成化石?

人數

毛髮

0

肌肉

3

骨骼

56

牙齒

58

硬殼

48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多數人認為牙齒最容易形成化石,有58人,占35%。
  • 其次是骨骼,有56人,占34%。

2.你認為形成化石至少需要幾年以上?

形成化石需要多少年

人數

1000年

5

10000年

147

50000年

13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多數人認為形成化石需要10000年,有147人,占89%。
  • 其次是50000年,有13人,占8%。

3.你知道化石的種類有那些?

化石的種類

人數

實體化石

35

模鑄化石

43

遺跡化石

46

置換化石

41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多數人認為化石種類中有遺跡化石,有46人,占28%。
  • 其次是模鑄化石,有43人,占26%。

4.你見過哪些活化石?

見過哪些活化石

人數

銀杏

28

26

翁戎螺

23

被琥珀包覆的昆蟲

28

鸚鵡螺

30

蟑螂

30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多數人見過的活化石有鸚鵡螺、蟑螂,各有30人,各占18%。
  • 其次是銀杏、被琥珀包覆的昆蟲,各有28人,各占17%。

5.你認為化石的價值有哪些?

化石的價值

人數

在科學方面

38

在工業方面

21

在觀光方面

40

在藝術方面

31

在教育方面

35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多數人認為化石的價值在觀光方面,有40人,占24%。
  • 其次是在科學方面,有38人,占23%。

6.你認為影響化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?

影響化石形成的原因

人數

慢速沉積

68

快速沉積

46

搬運距離遠

30

搬運距離近

21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大家認為影響化石形成的原因是慢速沉積,有68人,占41%。
  • 其次是快速沉積,有46人,占28%。

7.你平時會閱讀有關化石的書籍嗎?

會閱讀有關化石的書籍

人數

總是

5

經常

8

普通

21

偶爾

91

不會

40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多數人偶爾會閱讀有關化石的書籍,有91人,占55%。
  • 其次是不會閱讀的,有40人,占24%。

8.你親眼看過哪些化石?

親眼看過哪些化石

人數

恐龍化石

76

大象化石

35

鱷魚化石

17

魚齒化石

36

其他

1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多數人親眼看過的化石為恐龍化石,有76人,占46%。
  • 其次是魚齒化石,有36人,占22%。

9.你認為有哪些東西可以變成化石?

哪些東西可以變成化石

人數

壞掉的木屐鞋

2

種子

7

葉子

12

魚骨頭

73

貝殼

71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多數人認為可以變成化石的是魚骨頭,有73人,占44%。
  • 其次是貝殼,有71人,占43%。

10.你曾有幾次採集化石的經驗?

有幾次採集化石的經驗

人數

10次以上

8

2-3次

13

1次

2

從來沒有

142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多數人從來沒有採集化石的經驗,有142人,占85%。
  • 其次是2-3次,有13人,占8%。

11.你覺得自己對化石了解多少?

自己對化石的了解

人數

很了解

3

了解一點點

112

完全不了解

50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多數人對化石的了解只有一點點,有112人,占68%。
  • 其次是完全不了解,有50人,占30%。

12.若有採集化石的機會,你願意去嗎?

願意去採集化石

人數

願意參加

139

沒興趣

26

由上圖可知:

  • 若有機會去採集化石的,有139人,占84%。
  • 其次是沒興趣,有26人,占16%。
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730臺南市新營區中正路4號 地圖 總機:06-6322136 傳真:06-6355135 ©2014 新營國小